Tuesday 10 May 2016

关于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,你了解吗?


你了解孩子吗?
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,这样管才有效!!

孩子的叛逆,
对很多家长来说,是个艰深的话题。

尤其对中国父母而言,
「建立家长式权威」是个历史悠久的传统。

家长问孩子要服从和威信,孩子问家长要权利和自由。
一旦孩子进入叛逆期,亲子间的冲突往往会更加惨烈。
每个孩子都会经历「叛逆期」,而且还不止一次。


「叛逆期」是心理学家们的一个说法,
代指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快速发展,
对独立、自主、自由有了迫切需求。

其实,
若父母能够读懂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,
学会尊重孩子,亲子冲突就不再是必然的结果了。


第一叛反期:两岁半到三岁左右,自我意识萌发


孩子的第一个逆反期出现在自我意识萌发的时期,
一般是在两岁半到3岁左右。
不过现在的孩子大约1岁前后就开始表现的「叛逆」了。
就这一点,我的分析 是:一方面现在孩子的确越来越聪明了;
另一方面是父母们养孩子更加小心,
也因此对孩子更早、更多说「不」。
孩子们说出的第一个「不」,就是从父母这里学来 的。

这个时期的孩子,
行动上,常常会用「打人」来表达自己不同意、反对的态度;
语言上,则开始说「不」,什么都是「不」,做与不做都是「不」。

这是孩子 从意识上最早开始的与父母的分离。
在这个过程中,
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态度,

感受与他人分离的快乐,
并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孩子优秀的个人品质。

一位妈妈问:小孩性情大变,该如何引导?
她的女儿两岁八个月了,
一个月前我刚送她上半天制的幼儿园。
在此之前,她不执拗,不爱发脾气,凡事有商有量;

但这之后,
她好像突然就叛 逆、任性起来,稍不如意就撇嘴,
甚至做出打人或者拍打东西的动作,
「不」「就不」时刻挂在她的嘴边,

仿佛时刻等着反驳大人似的。
究竟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 的这种变化呢?
她很爱幼儿园,从未表现出抗拒上学。
但是这突然性情大变,我该如何引导?

案例里这个孩子,其实就是进入了她生命里的第一个逆反期。
说「不」,是她新学会的一种能力。
这说明,孩子长大了,而且心理非常健康!
了解到这一点后,父母还需要反思。想一想。。
是不是平日面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经常采取命令、要求的态度和语气,
甚至简单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行为?
那孩子习得的,也将是粗暴的处理方式。


适当的选择题,帮助孩子建立自我,且不会产生被控制感
简言之,面对叛逆期孩子,
父母不能限制,更好的办法是接纳,并引导。

有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,
即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,让孩子做一道选择题。
如,进家后,
父母与其命令孩子:「不要把鞋子放在床上」,
不如换成可供孩子选择的陈述句:
「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或是放在鞋架上。」

睡觉的时候,
父母给出的选择可以是:「咱们是现在上床,还是五分钟后上床?」


父母给出的选择其实是事先筛选过的,并且自己可以接受的。
这样做有两点好处:一方面,父母可以对孩子的行为做到良性引导;
另一方面,
孩子也不会产生被控制感,
相反还可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。

如果孩子不要你给出的选择,
而想要额外的,可你不能接受,
那就直接告诉孩子,
他们所​​提出的不是一项选择。
然后再重复你给出的选择,让孩子决定​​。

除了粗暴回应孩子,我还注意到有一部分父母,
他们对孩子过于耐心、「民主」,
经常会反覆问孩子「好不好」「行不行」。
如:「我们现在出门了好不 好?」「你自己穿衣服好不好?」等。

这种方式是否可行呢?
事实是,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会回答:不好,不行。

其实,父母所做的只是给孩子提供了又一次说「不」 的机会。
这些父母还需花费大量的口舌,
向孩子解释、劝告、讲道理。
他们其实已被孩子左右,
并未起到很好地引导孩子行为的作用。

孩子在面对固定的那个照顾者(比如妈妈)时更容易出现逆反行为,
建议家中其他人多参与到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来,
特别是爸爸要多陪伴孩子。

爸爸陪的少,
孩子缺乏规矩、不能等待、脾气大的情况,会更容易发生。
而爸爸参与孩子成长的要点,
即多带孩子玩,
而非找问题、苛求孩子改正某个行为习惯。

和孩子建立好的亲子关系,
做好榜样,孩子会自然地模仿爸爸的行为,
并且更容易建立规则意识,
因为爸爸的一言一行里都是规则。


第二叛反期:7-9岁,准大人期


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同于婴幼儿时期的宝贝,
他们认为自己已经「是一个成人,
是一个小大人了,不再是孩子」了,

如不愿意让家长拉手,不让父母叫自己「宝 贝」或小名了,
要求叫他的全名;凡事都喜欢跟家长对着干,
大人说东,他偏往西;
另一方面,他们又非常依赖大人、不讲道理,爱哭、比较娇气等。


一位妈妈就曾问:小孩脾气突然的转变,该怎么辨?
她的女儿快9岁了,过去一直比较听话,近几月不知怎么了,总顶嘴。
什么事都要给自己找一个开脱的理由,
哪怕是巧克力明明是她吃完的,

非要说是爸爸妈妈吃完的,
她只吃了三四颗。写作业、弹钢琴,

我让她做,她总要找个理由跟我辩解。
今天我陪她听写单词并帮她记不会的,
她不是抠鼻子就是抠手,我制止她,她不听。

我生气之下打她手两巴掌,
她又哭又闹跟我吵,还要摔我的手机。我很伤心,
我在她身上下了那么多心血,
可她怎么变成这样——处处挑剔、厌 恶、​​指责。我该怎么办?


适当的互动!给与小孩更多的主动权,
脾气秉性的突然转变,
以及强烈的逆反心理都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常见现象。
孩子进入学校后学到了很多知识,
他们急于想要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,
因此会开始要求独立,
行为上想要脱离爸爸妈妈的掌控,
表现为说话做事老气横秋、独立、有个性。

此时,
父母是时候转变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互动模式了。
放弃家长一言堂的方式,
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不妨多与孩子商量,
也可试着逐步将自主权交还给孩子,
并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时候,
帮助和引导孩子朝向正确的方向前进。

比如对于兴趣爱好的培养,孩子不喜欢弹钢琴,
妈妈可以和孩子商量:是不是有别的爱好、是否想要发展这方面的爱好等,
沿着孩子的兴趣方向培养,
孩子高兴,妈妈也轻松,
学习动机增强,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。

需要注意的是,
家长所反映的「不听话」的孩子,大都还会出现学业问题。
为什么会这样?
一方面是亲子关系的不和,
让他们缺少有效引导,缺乏好的学习动机;
另一方面,是他们将精力都用在了与父母对抗上。

就此,
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模式,
化解与孩子的对峙状态;
其次,要知道,7-9岁的孩子出现学习问题,
更多的是学习习惯不好所致。
如,该看的书不看,该做的作业不做,看书时惦记着玩。

还有很多家长将孩子的学习全权揽了过来。
正如上面案例中的那位妈妈所说:「天天盯着孩子学习」。

这样,学习就完全成了父母的事,跟孩子无关。
与其天天盯着孩子学习,
不如帮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。
比如制定好固定的作业时间、地点、正确姿势等;
孩子因为磨蹭作业没写完,
也要定时收作业;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去打扰更不去点评,
除非孩子求助;帮孩子确保规律的作息等。


第三叛反期:12-15的青春期


一位父亲曾找到我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:
我家孩子十五岁了,
近一年来他站着都比我高了,与个子成正比的是,
他的脾气也渐长,对他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
老师三五不时地反映孩子逃学,为这, 我没少抽他,他也不反抗,
就硬着脖子让我打,每次打得我手酸、一肚子气,
末了他恨恨地来一句:「再打我就不上学了。」

我还发现他在外面学会了抽烟喝酒,
真怕他在外面结交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。
他妈妈为这都愁得睡不着觉,
每次都苦口婆心地劝他,心情好的时候,
他会跟他妈妈说:「我没有交坏朋友,就是上个网什么 的。」

心情不好要么爱搭不理,要么就用一句「我烦着呢」堵你。
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已发育成熟,
觉得自己已经很「强大」了,
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,常常遭遇到各种挫折感,
这样,在身体与心理矛盾的自我纠结和成长中,
孩子开始有了更多样的情绪体验。

对女孩来说,
会变得内向并体验到自我怀疑、愧疚或抑郁等情绪;
对男孩而言,则更多地体验到暴躁和愤怒。
正如这位父亲所说, 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处于「烦着」的状态。


孩子的角色和身份也会发生一些变化,
最明显的是他们开始寻求同龄人的支持。

表现为,
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很好面子,自尊心强;
重视同伴关系,易受同伴影响,
可能会做一些并非自己意愿但同伴认同的事,如抽烟、喝酒,
这些行为虽然父母不认可,
但对孩子来说,可能是成人的象征,
代表他们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等。

这也意味着青春期的孩子会面临一些危险,
如网络成瘾、早孕、酗酒、犯罪等。

有的父母会过度忧虑孩子可能面临的危险。

希望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时期,
我们必须首 先要学会信任孩子有这个能力。

事实上,
大多数孩子也的确能顺利度过这个特别的时期。

除了信任,还有什么呢?我们要做好孩子们坚实的后盾。
用一句话概括,就是与孩子保持亲密而有间的亲子关系:
将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,平等对待,支持孩 子渴求独立的尝试,
在孩子失败时给予鼓励、安慰,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肯定和表扬。
要重点提醒的是,针对这个阶段的孩子,
父母很有必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社 交氛围。

不要以为孩子大了就不用陪了。
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团队活动,
多与自己的亲戚朋友走动。
别让孩子们把自己封闭起来,
或者经常宅在家里玩电游。

孩子们有 自己的社交,
拥有自己的朋友,或者是有自己尊敬的长辈等,
这些都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。

有些话,
即使不能跟父母说,他们也还能有别的倾诉渠​​道。

同时,父亲的功能尤其显得重要。
父亲最好能够跟这个年龄的男孩做朋友。

记得,对你的男孩来说,
要紧的不是你如何说他、批评他、指点他,
而是他信任不信任你,
在你身上,他能否看到一个成熟、有责任感的男人的样子。

对于女孩来说,父亲不能刻意疏远。
女儿长大了,不少父亲不会再像对待假小子一样亲近女儿了。
保持一定距离是对的。
但是仍然需要保持对你的女孩情绪和情感上的关注、支持。
这对她们很重要。

总之,
不同时期的孩子有不同的困扰。
对于他们的不听话、叛逆,父母要有清醒的认识。


下面是一些原则性的提醒,更是很多父母容易疏忽的:


1.不当的教育方式容易导致孩子逆反。

孩子是成长中的个体,每天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。
父母的教育方式也需适时调整,切不可因孩子与自己的想法相左,
而强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,
这样做实际上漠视孩子真正的需要,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。


2. 教育孩子不能采取高压政策,更不能讽刺挖苦孩子

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,肯定和鼓励孩子的进步和努力。
研究表明,用低声细语的方式教育孩子更能获得好的效果。


3. 对于不同逆反期的孩子,父母需区别对待。

对较小的孩子,可通过转移注意力,给出选择等方式引导;
对于较大一些的孩子,可通过讲道理、正面引导和肯定的方式引导。
父母言行不一或身处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更容易逆反。
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和榜样,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。
自己说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,
只 会招来孩子的不满孩子还怎么听从大人的话呢?
另外,父母关系紧张,经常吵架,
孩子要么厌恶父母的行为,要么逃避这样的氛围,
父母将无法在孩子面前树立权 威,孩子只会越走越远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不要当潜水族,欢迎在这里发表一些评论,这样我会更有动力去发表更多文章,谢谢!